來源: 深政觀察 《賽迪科創獨角獸百強(2022)》 發布時間:2022-07-04
獨角獸是創新全球化背景下伴隨互聯網浪潮而生的新物種,不斷以新技術、新應用、新消費加快價值鏈重塑,為城市發展注入了創新活力、拓展了經濟方向、創造了大量就業,已成為提升城市能級和區域活力的重要抓手。日前,《賽迪科創獨角獸百強(2022)》發布,深圳11家科創企業上榜,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醫療健康、半導體等先進制造業領域。
過去,深圳不僅產生了華為等科技巨頭,也有大疆等一批獨角獸企業。如今,深圳提出要發揮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整體效應,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發展壯大20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8大未來產業。這將為獨角獸的成長提供更肥沃的土壤,深圳將會產生更多在全國乃至全球產生重大影響的企業。
深圳11家科創企業上榜
《賽迪科創獨角獸百強(2022)》
6月22日,由賽迪科創編制的《賽迪科創獨角獸百強(2022)》正式發布,全面解讀了獨角獸百強的分布格局和發展特征,為當下我國獨角獸企業發展提供藍本。
仔細研讀這份報告可以看出幾個明顯特征:
1.從區域分布看,獨角獸百強分布在13個?。ㄗ灾螀^、直轄市),主要集中在北京市、上海市、廣東省、江蘇省、浙江省。
2.從城市分布看,有53家分布在直轄市,32家分布在副省級城市與省會城市,15家分布在地級市,其中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四城最為搶眼,獨角獸百強數量分別達到26家、25家、11家和8家,占據百強榜的七成。
3.從城區分布看,除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個直轄市外,上榜企業中有55.3%分布在賽迪百強區中,其中深圳市南山區、杭州市濱江區、深圳市福田區位列前三,分別為5家、4家、3家。
4.從行業分布看,人工智能、醫療健康、半導體行業獨角獸百強數量位列前三,分別有26家、23家和15家企業入圍,占百強比重超過6成。而智能硬件、航空航天、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行業上榜企業數量緊隨其后,分別為7家、6家、6家和6家。
5.從投資層面看,獨角獸百強與知名資本及大型互聯網企業關聯程度高達86%,基本形成“知名資本+大型互聯網企業”兩大格局。
在這份名單中,深圳的11家上榜企業分別是:
1.華大智能:專注于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領域,以儀器設備、試劑耗材等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主要業務,為精準醫療、精準農業和精準健康等行業提供實時、全景、全生命周期的生命數字化設備和系統。
2.平安智慧城市:平安集團旗下專注于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科技公司,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助推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生態發展。
3.優必選:一家集人工智能和人形機器人研發、平臺軟件開發運用及產品銷售為一體的全球性高科技企業 。
4.晶泰科技:全球先鋒人工智能藥物研發公司之一,已建立起一整套量子物理干實驗室與先進濕實驗室緊密結合的研發迭代流程,賦能新藥研發。
5.奧比中光:致力于將3D視覺感知技術應用于“衣、食、住、行、工、娛、醫”等領域,在智能手機、線下零售等市場已率先突破百萬級出貨量,在生物識別、消費電子、AIoT、工業三維測量等市場實現多項商業應用。
6.云天勵飛:擁有算法、芯片和大數據全棧式能力的人工智能企業,打造了物聯感知匯聚、算法賦能服務、知識圖譜構建的全鏈式核心能力平臺,率先提出 “1+1+N”自進化城市智能體實踐框架,在數字城市、人居生活領域成功落地一系列標桿式解決方案。
7.海柔創新:箱式倉儲機器人系統的首創者和領航者,實現機器人本體、底層定位算法、控制系統等核心元素的自主研發覆蓋,自主研發首個箱式倉儲機器人系統庫寶HAIPICK,打造高效、智能、柔性、定制化的倉儲自動化解決方案及全流程服務。
8.元戎啟行:國內唯一獲得互聯網頭部企業戰略投資的L4級自動駕駛公司,專注于研發和應用L4級自動駕駛技術,聚焦于出行和同城貨運兩類業務,擁有“元啟行”和“元啟運”兩大產品線。
9.思謀科技:致力于AI視覺體系架構在智能制造、超高清視頻領域的落地應用,合作客戶來自消費電子、汽車、新能源、互聯網、智能終端等多個行業。
10.銳石創芯:一家專注于高性能的4G/5G射頻前端芯片、WiFi PA、L-FEM等產品的研發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涵蓋手機、物聯網模塊、路由器等領域。
11.碳云智能:基于全球專業度較高、指數增長的全息全程健康醫療大數據,通過頂尖的數據挖掘和機器分析技術,提供私人專享的健康指數分析和預測。
深圳將優化獨角獸企業發現培育體系
并建立企業庫
改革開放40余年,深圳走出了華為、騰訊等科技巨頭,更孵化出一大批行業獨角獸。按照數據機構的統計,2021年深圳獨角獸數量已高居世界第五,既有全球飛行影像系統的開拓者大疆,也有數字經濟代表企業土巴兔和中國金融業深化改革的產物微眾銀行。如今的大疆總估值已增至1600億元,是全球無人機領域當之無愧的“霸主”。
未來深圳能否產生更多有全球影響力的獨角獸企業?
首先從戰略目標來看。制造業是深圳立市之本,科技創新是深圳靚麗名片。如今,深圳提出了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這一目標,規劃發展壯大20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8大未來產業,增強現代產業體系的競爭力。產業和科技創新離不開高質量的市場主體,特別是獨角獸企業的發展壯大。
其次從政策支撐來看。今年4月8日,深圳發布《關于加快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將通過30條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實招”,持續激發市場主體的發展活力、競爭活力、創新活力?!兑庖姟丰槍Α皞€轉企”“小升規”“規做精”“優上市”“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獨角獸企業”六類不同市場主體發展需求,量身定制了培育壯大機制。針對獨角獸的培育,《意見》提出3條措施,構建潛在獨角獸企業發現機制,優化獨角獸企業培育體系,提供高效率多層次的融資支持。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深圳明確提出要著力提升市場主體質量,健全市場主體梯度培育體系,扎實推進“個轉企”“小升規”“規做精”“優上市”,實施企業上市發展“星耀鵬城”計劃。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0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家,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30家以上,新培育“獨角獸”企業5家。
最后,從完善獨角獸企業發現和培育機制方面來看。6月22日,第一屆深圳市科技獨角獸企業評價委員會啟動會議在深圳科創學院舉辦。據了解,深圳科創學院將承擔和協助構建科技獨角獸企業和潛在科技獨角獸企業的發現及培育機制,并發起組建評委會,按深圳市政府要求開展深圳市獨角獸發現與培育工作,重點著力具備“硬核”科技的獨角獸企業。
深圳科創學院發起人、院長李澤湘指出,深圳科技獨角獸企業評價委員會最重要的工作是培育和賦能有潛力的企業??萍汲鮿撈髽I在不同的階段會面臨很多不同的挑戰,評委會要精準地預判產業的發展、科技的發展,把年輕的創業者、未來科技獨角獸的創造者匯聚起來,給他們對接更好的資源和服務,助他們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據了解,第一屆評委會將圍繞未來科技獨角獸企業的潛在成長需求,量身定制支持重點和支持方向,優先為目標企業的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模式提供推廣示范渠道,為企業的創新服務或產品優先提供應用場景,支持開展顛覆性創新,利用深圳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和政府各部門資源,努力為企業賦能,把深圳建設成科技獨角獸企業成長的樂土和新經濟發展高地。
按照計劃,2022年下半年,評委會將組織發布研究構建科技獨角獸評價指標體系,發布深圳市科技獨角獸、潛在科技獨角獸企業榜單,建立相關企業庫。
相信,在市場和政策的雙重加持下,深圳未來會有更多優秀的獨角獸企業脫穎而出。
趨勢:城市創新要素
向專精特新企業獨角獸企業集聚
培育發展獨角獸,深圳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重新回到《賽迪科創獨角獸百強(2022)》這份報告,里面提出的一些意見建議非常值得參考:
首先是從城市角度,強化資源協同互動。
一是要把人才、企業、資本的高質量聯動作為獨角獸培育的重要抓手。打造獨角獸企業發展的人才智力體系,高水平吸引一批戰略科技人才、領軍人才及科學家、企業家團隊;實施雛鷹—瞪羚—獨角獸梯度培育工程,支持獨角獸企業推動創新鏈升級;鼓勵政府引導基金與社會資本合作,為獨角獸企業梯隊階段性分層分類支持提供金融保障。
二是要做到“獨角獸”和“專精特新”的兩手抓、兩手硬。以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為主線,通過人才、研發、金融等政策的持續加碼,促進城市創新要素向專精特新企業、獨角獸企業集聚;發揮國家和地方基金示范引導作用,協同聯動,引導創新企業向“專精特新”、“獨角獸”對標發展。
三是要堅持獨角獸發展與高水平建設科技創新中心同頻共振。借助國家實驗室、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優勢科技力量,提升城市創新體系效能;強化獨角獸企業創新應用場景支持、首創產品的應用推廣,高水平建設一批科創中心、產業示范基地等。
其次是從產業角度,應注重創新引領,促進高技術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
一是引領源頭創新,加快提升戰略科技支撐。從科技創新供給側大力支持高質量知識產權創造,引導獨角獸企業聚焦關鍵共性技術、“卡脖子”技術等薄弱環節,探求底層創新與瓶頸突破,著力在國家戰略科技領域中形成核心技術原創能力。
二是強化市場牽引,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與產業化。在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的關鍵環節,健全科技成果轉化體系、轉化機制及服務環境,鼓勵檢驗檢測機構、質量認證機構、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等服務機構以及技術轉移中心、成果轉化促進聯盟等組織機構的集聚發展。
最后從企業角度,應強化內在協調,處理好技術創新和應用創新的關系。
一是以“技術創新”為抓手,壯大硬科技力量。瞄準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智能制造等硬科技領域加強底層研究、攻關核心技術,實現“0-1”的創新突破,構筑具有戰略性、變革性、原創性的技術壁壘。
二是以“應用創新”為提速器,拓寬潛力賽道。獨角獸企業應及時響應市場變化,結合自身特點和行業特征,提高應用場景的落地效率,不斷突破原有局限和產業邊界,加快“1-100”的融合發展,通過產品創新、場景創新等形式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
三是以履行社會責任為己任,創造更多社會價值。獨角獸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應強化與碳達峰、碳中和、共同富裕等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協同,將社會責任要素納入組織戰略管理體系,以自身先進技術優勢踐行社會責任,助力社會可持續發展。